创客:赵庆洋
喜马拉雅,是一座山,更是赵庆洋“造梦”开启的地方。聚焦3D打印技术,千雕万琢,精益求精,是为造物者的艺术。马克思说,人是一种对象性的类的存在。人通过自身活动所创造的对象来体现、证明自己的存在。赵庆洋所从事的3D造物艺术,也许正在改变人与物之间微妙的对象性存在关系。
喜马拉雅:开启3D造物艺术
未来有多远?未来人类的生活图景何如?尽管大胆地做梦吧,因为有的人正在把这些梦想照进现实。
中国3D打印之父卢秉恒说,3D打印就是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再从面到体的过程。比如中国的长城,就是通过砖块的叠加,一层一层筑成围墙,以致万里。3D打印也是类似这样的叠加, 3D打印机内装有金属、陶瓷、塑料、砂等不同的“打印材料”,用电脑来控制,用科技来制造。只要人们可以想到的,3D打印几乎都可以实现。这一项技术,将会为人类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赵庆洋就是一位致力于3D打印事业的造梦师,他不仅是一位梦想家,而且是能把梦想变现的人。
“你们看,那里就是钱塘江!”在杭州喜马拉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办公室里,董事长赵庆洋在正式采访开始前饶有兴趣地说道。顺着赵庆洋手势所指的方向,透过落地玻璃窗和如春笋般错落有致的楼房,滔滔的钱塘江正奔流不息地往杭州湾涌去。
落地窗旁边墙上挂着的正是赵庆洋亲手所改写的书法作品:白日依山尽,钱江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从2011年底喜马拉雅成立,公司已经走过了七八个年头了。”说这句话的时候,赵庆洋的眼睛里满是回忆的眼波流转,目光所及正是毫不停歇的钱塘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在赵庆洋的心里,升腾起来的感触想必也是如此。谈及喜马拉雅创业历程,赵庆洋认为,“人总要有点梦想,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们不是看见了成功的喜悦才去坚持,而是傻着坚持才看到了未来,又傻又天真。人先自信而人信之。这种理念在一直支持着我们”。
2011年底公司成立,取名喜马拉雅。为什么以此命名?赵庆洋说,四个字的公司名称,比如说阿里巴巴,很容易就会让人记住。后来就想到喜马拉雅,这座山本身就很国际化,横跨了好几个国家,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以喜马拉雅命名,包含了公司予以奋斗的价值和愿景,更高,更响亮,更国际化。
至于为何要选择3D打印行业,赵庆洋认为,对于3D打印,西方国家己经开始步入产业化阶段,而我们国家暂时还处于研发和探索阶段,产业化更是空白。喜马拉雅在国内3D打印市场领域,在当时属于第一批开拓者。
新领域的开拓并不都是康庄大道。在喜马拉雅创业初始,对于公司技术层面的研发,赵庆洋要亲力亲为,硬件设计、软件编程、结构设计、组装、产品化……大大小小的事情,赵庆洋无一不做,无一不通。公司生产的第一款产品是一款工业产品,做出来之后,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赵洪祝来视察观看,给予其很大的肯定和鼓励。这更加坚定了赵庆洋的创业设想,圣人看一千年, 伟人看一百年,对于企业家来说,至少要看五年至二十年。未来这个行业,前途无量,赵庆洋壮志满满。
2015年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国务院专题讲座,讨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与3D打印等问题。国家政策上的鼓励对喜马拉雅而言是一阵东风,吹开了喜马拉雅发展路途上的万紫千红。在喜马拉雅各地分厂早期的建设中,地方政府提供数千万的导向型样板市场,为其发展解决后顾之忧。
无独有偶。滨江区对于高新企业的帮扶政策给了喜马拉雅发展壮大的良机,滨江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这个年轻的公司。
杭州市积极响应并落实中央号召,预计建设4个3D打印中心,目前高新区(滨江)已经成立一处。而3D打印技术的提供方,就是喜马拉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为什么选择落户滨江?赵庆洋坦言是因为好的政策,喜马拉雅落户滨江七八年,滨江区政府最大限度地为高新企业的发展提供诸如减免房租此类的支持,政策落到实处,让企业受益,企业 创造的价值又反馈于社会,由此实现社会总价值的增长。
目前喜马拉雅主要聚焦于教育行业和政府工业园区。就教育行业而言,喜马拉雅已经在全国建立了超过400个3D打印创新实验室。随着教育行业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未来这个数字还将持续增加。毫无疑问,3D打印的教育市场,喜马拉雅已经稳稳坐上了国内第一把交椅。政府的3D打印共享中心也建设得如火如茶,涉及的区域已经包括浙江、贵州、四川、江西、山东等地, 与东北、西北、华南、华中的地方政府合作也已经在规划中。同时,喜马拉雅也积极地与滨江的高新企业合作,为其提供安保设备的技术支持, 海康威视、大华以及其他做安保监控的企业,几乎每一家都是喜马拉雅的客户。
着眼生活领域,喜马拉雅的产品目前涉及食品行业、日常用品等方面。在产品展示大厅里, 3D打印的巧克力、咖啡拉花机十分吸引眼球, 3D打印的牙模、首饰、动漫手办、甚至鞋垫等物品也展示在列。赵庆洋说:“我有好几双根据我个人脚弓3D打印出来的鞋子,这个办公室的灯具,不久之后也要换成3D打印的。” 创新,要敢为人先。经过八年的拼搏历程, 喜马拉雅已经发展壮大成为国内3D打印产品最全面,3D打印技术最完善的公司之一。杭州总部的核心研发团队已有二十余人,3D打印最关键的一个软件系统,从最底层的机械控制到中间层的切片,再到最上层的人机交互界面,所有的源代码都来自于喜马拉雅。
“现在从技术层面而言,喜马拉雅可以排到全国前三。”赵庆洋谈及公司的市场地位中气十足。
3D打印是一门造梦的艺术。赵庆洋多次谈到,在未来的生活中,3D打印提供的是一种个性化的定制,并且无孔不入。放入智能芯片,甚至可以打印出一个称心如意的男朋友。喜马拉雅设想研发一款新产品,运用3D打印技术给家人做一顿充满温情的爱心早餐,只需要在手机APP上轻轻一点,就可以让亲人实实在在感受到爱的小确幸。从更加宏大的角度思考,人类的制造技术将迎来一次革新,飞机、火箭、宇宙飞船,甚至国际空间站、星际移民,3D打印技术都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不仅是3D打印,4D打印也在发展的过程中, 5D打印也已经逐步在人类梦之蓝图里绘制。赵庆洋解释道,“4D打印,就是在3D打印的基础上, 加入第四维度的材料,使物品发生形状上的改变。比如说在将来人们的出行中,根本不需要拉一个大的行李箱,带上体积小重量轻的3D打印产 品,通过光或者空气等某类维度的材料,就可以变为所需要的物品。4D打印改变的是物体的形状,5D打印改变的是物体的功能。” 那些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梦想其实触手可及, 从事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工作者们是在为全人类的未来造梦。
正值壮年的赵庆洋,沉淀下青年人的浮躁,却保持着青年人的干劲。自侃是“997”的工作状态,但是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下,每年要给自己安排100本书的阅读量,让自己保持阅读的习惯,保持思维的锐度。
展望未来,对于公司的发展,赵庆洋团队在创业初期早已布好了棋局。喜马拉雅计划用两年时间,在2021年实现上市,上市之后聚焦主要业务板块,同时进行细分市场的开发,进行全行业上下游的全面发展,再用三年的时间把公司的市值做到300个亿到500个亿。及人生半百,赵庆洋期待公司的市值届时可达1000个亿,能够对社会的消费升级做出技术贡献,为人们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从技术到产品的全方位提供、专业化服务。
在对赵庆洋的采访中,“未来”是关键词之一。3D打印技术本身就是一个很潮很未来化的概念,而对于赵庆洋来说,造梦的未来,已然在路上。